國投湄洲灣第二發(fā)電廠2×1000MW機組工程
一、工程概述
1、工程名稱
本工程為國投湄洲灣第二發(fā)電廠2×1000MW機組工程預制取水、排水沉管預制施工工程。
2、工程地點:莆田市秀嶼區(qū)忠門鎮(zhèn)
3、工程量與結構說明
共有89個各類預制管節(jié)(塊),其中取水部分22個,排水部分67個。其中有取水工程重量2900t以內取水頭2件,重量1480t以內取水沉管20件,單件重量1700t以內排水沉管64件,單件重量1200t以內排水口沉管3件。
詳見《預制沉管主要工程量一覽表》
| | | | 取水沉管(共22節(jié)段,接口方式——承插口) 單孔沉管6節(jié),長112.1 m;雙孔沉管14節(jié),380.7 m;
預制取水沉管部分(含取水頭): C40砼,11600m3;鋼筋1873T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15.95×5.2×5.2m /418t/單箱 7.56×5.2m×5.2m/180t/單箱 | 排水沉管(共67節(jié)段,接口方式——企口)
單孔沉管12節(jié),長445.3m;三孔沉管52節(jié),1337.4m;預制排水沉管部分:C40砼,37871m3;鋼筋6297.4T | | | | | | CG3(38節(jié))/CG4(9節(jié))/CG5(1節(jié)) | | | | | | | | CG7(1節(jié)) /CG8(9節(jié))/CG9(1節(jié))/CG9’(1節(jié)) | | 30×5×5m /719t/單 30×5×5m /727t/單 33.2×5×5m /801t/單(折)(2節(jié)) | | | | | 4、預制場地條件
預制廠現(xiàn)有面積約5.2萬m2,預制廠內設有90m3/h的砼攪拌站兩座、鋼筋機械及加工棚、300t-m塔吊3座,1臺10t門式吊機。設置4條預制生產線,20個預制臺座。預制廠前沿設置臨時出運碼頭,可滿足4000t半潛駁的構件出運要求?,F(xiàn)有砼拌和站(90m3/h)及運輸車、起重塔吊、砼輸送泵、砼布料桿、上下安全梯道、運輸車道等機械設施。
詳見附件《場地布置總平面圖》。
5、臺座生產線與功能分區(qū)
(1)安排4條生產線,每條生產線布置4~6個沉管預制臺座(預留每條臺座長L=30m,間距7m),共20條預制臺座。
(2)各條預制線的生產任務劃分(按沉管類型):
1#線:排水沉管CG3、CG4、CG6、CG7、CG8、CG9、A1
2#線:取水CG3、CG4、B2、CG7、CG8;
排水CG3、CG4、CG6、CG9、A1
3#線:排水CG1、CG2、CG3、CG4、CG5
4#線:取水含CG1、CG2、CG3、CG5、CG6
(3)生產順序安排原則
安排原則需要滿足:現(xiàn)場安裝順序;沉管下海必須先從海側向陸側順次進行的具體情況;取水、排水沉管安裝交替進行;各線沉管出海必須各生產線的生產效率;單個沉管及單條生產線的施工效能。
6、移運方案
(1)本工程引排水沉管最重1850t,除A1(排水口外)均采用卷揚機牽引氣囊搬運,舉力8000t半潛駁裝載方案。出坑及裝駁確保在砼強度等級達到100%設計強度時進行。
(2)氣囊出運工作原理與滾筒搬運重物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,是指在沉管的下面放置可充氣的圓柱形膠囊,通過充氣加壓頂升沉管,再在需移動的方向上采用卷揚機滑輪組施加牽引力,使氣囊產生滾動,從而達到搬運構件的目的。由于氣囊在沉管壓力下可以產生較大變形,增加氣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,使單位面積的壓力減少,且受力較均勻,故對場地的適應性強。
(3)由于A1(排水口)長達39m,且存在排水犀口,且現(xiàn)有8臺頂,不能滿足其跨度布置要求,故采用高壓起頂氣囊起頂出坑。氣囊布置5道,兩端各懸出3m,中間4跨,跨度8.3m。
(4)氣囊采用空壓機供氣,根據(jù)氣囊的總容量和充氣的時間以及壓力要求,選擇10m3空氣壓縮機,6m3空氣壓縮機備用,空氣壓縮機儲氣罐應安裝可調節(jié)的限壓閥,并按照分配閥箱,使各只氣囊同時同壓力充氣(出運A1排水口時有15個氣囊,取水頭時有18個(9組)氣囊)。
7、沉管安裝進度計劃
施工時間:2015年8月20日~2016月3日31日,共89件沉管。
如遇天氣條件影響不具備作業(yè)條件,施工時間則根據(jù)施工條件調整。
8、沉管出運前準備工作的總體部署
見《沉管出運前準備工作總體部署》。
| | | | | |
| | | |
| 卷揚機、滑車組、單柄滑、氣囊、卡環(huán)、夾頭、空壓機、氣表(標定并出具標定證書)、充氣管、牽引鋼絲繩、鋼絲繩引繩 | | |
|
| | |
| | | |
|
| | |
|
| | |
|
| | |
|
| | |
|
| | |
|
| | |
|
| | |
|
|
二、出運場地、預制臺座與千斤頂坑設計
1、平面總布置圖(見附件)
2、運輸?shù)缆?br />
(1)沉管進行縱向出運上駁,1#、2#生產線出運線路為水平道路;3#、4#生產線出運碼頭前沿設有72.55m的斜坡段,斜率為3.0%,場地要求平整密實,無露石或尖狀物,以免剌破氣囊。
(2)結合氣囊搬運和墊木支墊情況,對預制場地結構設計為25cm厚C30砼,雙層ф16mm鋼筋網布置,@=200mm。其下為經水夯壓實、級配碎石找平的塊石。查取有關手冊,取地基承載力=400t/m2.
3、臺座改造與千斤頂坑設計
另見《沉管預制臺座改造及千斤頂坑設計方案》
三、出運布置
1、總體布置圖
見《東吳沉管預制場平面布置總圖》
2、地牛規(guī)格、編號與功能說明
(1)地牛布置平面
見《東吳沉管預制場平面布置總圖》
(2)地牛規(guī)格、數(shù)量一覽表
(3)地牛布置示意圖
3、各類型沉管出運氣囊平面布置
對各類型沉管的氣囊布置、硬墊木分布情況進行布置如下圖(見《取排水沉管出運氣囊及硬墊木工藝布置圖》)所示。圖中黑框所示為硬墊木。硬墊木應與沉管底部全面接觸。硬墊木的規(guī)格數(shù)量及使用布置見表《出運沉管設備、工具一覽表》、《各類沉管出運時硬墊木布置數(shù)量及平均壓應力表》。
(1)取水沉管
1)QCG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