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一 、沉箱上駁及氣囊出運(yùn)方案
南沙一期工程沉箱長(zhǎng) 17 . 84米、寬14米、高18 . 9米,重約2212噸。施工方案采用 4100 噸浮船塢搭接碼頭——浮塢上的卷?yè)P(yáng)機(jī)拉沉箱上駁—一浮塢拖到施工區(qū)域——浮塢下潛——沉箱拖到安裝位置就位。
1.1船機(jī)配備及設(shè)備材料清單
1.1.1船機(jī)配備清單
序號(hào)
|
船舶 種類
|
船名
|
長(zhǎng)×寬×型深
|
空載
平均
吃水
|
滿載
吃水
|
主要性能
|
用途
|
|
工程 浮塢
|
四航
南沙
號(hào)
|
48×33.5×3.4
|
0.72
|
|
塢內(nèi)寬28米
下潛深度15.4米
| 裝運(yùn)沉箱, 下潛使沉箱 自浮
|
2
|
拖輪
|
粵工
拖28
|
60.22×11.6×5.7
|
4.525
|
|
2600HP
拖力17噸
|
拖浮塢
|
3
|
拖輪
|
|
29.5×8×3.8
|
2.8
|
|
900HP
拖力12噸
| 拖浮塢、沉 箱
|
1.1.2設(shè)備材料清單
序
號(hào)
|
材料名稱
|
規(guī)格
|
數(shù)量/單位
|
備注
|
1
|
卷?yè)P(yáng)機(jī)
|
10T
|
2
|
|
2
|
鋼絲繩
|
φ 28
|
2000米
|
|
3
|
橫滾筒
|
|
4
|
|
4
|
系船柱
|
|
6
|
圓頭型10t
|
5
|
動(dòng)滑輪組
|
|
2
|
|
6
|
定滑輪組
|
|
2
|
|
7
|
卡環(huán)
|
85T
|
2
|
|
8
|
卡環(huán)
|
16T
|
4
|
|
9
|
尼龍繩
|
φ80
|
440米
|
|
10
|
黑皮膠管
|
5寸
|
40米
|
|
11
|
鋼絲繩
|
φ25
|
600米
|
|
12
|
水龍帶
|
φ65
|
10條
|
|
13
|
水龍頭
|
φ65
|
10個(gè)
|
|
14
|
彎管
|
φ65
|
6個(gè)
|
|
15
|
膠繩
|
φ15
|
300米
|
|
16
|
卡環(huán)
|
φ8
|
30個(gè)
|
|
17
|
鐵線
|
φ8
|
20米
|
|
18
|
卡環(huán)
|
10T
|
8個(gè)
|
|
1.2沉箱上浮塢
1.2.1搭接方式
本工程采用專用重型沉箱上駁碼頭,搭接部分碼頭面標(biāo)高 2.9 米,搭接采用 GD160 鋼軌、長(zhǎng)20米、鋼軌面標(biāo)高 1.5米,碼頭結(jié)構(gòu)見”東江口預(yù)制 場(chǎng) 2 0 0 0 噸沉箱出運(yùn)碼頭”。搭接時(shí)浮塢的首部擱置在鋼軌上,浮塢的甲板面與碼頭面平,碼頭與沉箱間鋪厚 14毫米鋼板,其總長(zhǎng)度為 2 0 米 , 寬為1 . 5米。
1.2.2浮塢的錨位及地牛
如下圖浮塢前部左右利用碼頭上系纜環(huán)系兩條纜、控制船頭左右移動(dòng)對(duì)齊碼頭前沿,前部用一條纜帶碼頭上新做的地牛、控制船舶頂住碼頭,沉箱用氣囊形式出運(yùn),岸上盡量將沉箱移到碼頭前沿,并使沉箱中線 與出運(yùn)通道中線一致(橫向偏移不得超過 1米)。浮塢搭接后,將沉箱上扣頭接到浮塢上兩動(dòng)滑輪組,用浮塢上兩臺(tái) 10 噸卷?yè)P(yáng)機(jī)拉沉箱上駁(拉力120噸),移動(dòng)程序同岸上出運(yùn)(如圖 1-3)。注意沉箱應(yīng)沿浮塢中線移動(dòng)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