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結(jié)合近年來完成的幾個工程大型沉箱氣囊出運施工的實踐,對該工藝中可能且極易出現(xiàn)的一些安 全問題作了初步的探討。 關(guān)健詞: 氣囊出運工藝;安全性能探討 Safety of Caisson Transportation Using Air Cell
Abstract: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practice of caisson transported by air cell at a few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,and makes an element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safety problem that is most commonly observed. Keywords: air cell transportation;safety
1 前 言 氣囊出運沉箱等大型構(gòu)件施工工藝,近年來在 我局已普遍使用。從出運500t 級構(gòu)件迅速發(fā)展至 3000t級,將來構(gòu)件更會向超高超重方向發(fā)展。經(jīng) 過廣大技術(shù)人員不懈努力,總結(jié)經(jīng)驗,不斷改進施 工工藝,至今該工藝已有了較大改進。但在氣囊出 運安全性上,仍有一些相對較為薄弱的環(huán)節(jié):如何 盡量防止氣囊爆、破;怎樣合理糾偏、施工設(shè)備如 何選型等等均是關(guān)系整個出運流程乃至人身安全、 工程進度、效益等方面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 2 氣囊出運基本原理 氣囊搬移重物的工作原理與滾筒搬運重物的工 作原理基本相同,但有所區(qū)別。在重物底部與地面 之間有規(guī)律地支墊若于個滾筒(氣囊),通過外力 牽引,使?jié)L筒(氣囊)向前滾動,從而使重物與地
面產(chǎn)生定向相對移動,達到搬移重物的目的。其相 應計算經(jīng)驗公式如下: 氣囊承載截面寬度計算公式: B=1/2π(D- H) (1) 氣囊承載面積計算公式: S=BL=1/2π(D-H)L (2)氣囊氣壓計算公式: P=Q/S=2Q [π(D-H)L]-1 (3)式中: D 為氣囊直徑;Q 為構(gòu)件重量;H 為氣囊高度 ;L 為氣囊總有效長度; P 為氣囊充氣壓力; B 為氣囊承載面寬度; S 為承載面積。 滾筒和氣囊搬運所不同的是:滾筒與物體呈線 接觸,即滾筒為鋼性體,其與地面和物體間的接觸 點為一條線;而氣囊與物體則為面接觸,氣囊為彈 性體,其與地面和物體的接觸為一個面,且可通過 調(diào)整氣囊高度來調(diào)整接觸面的大小,成反比。這種 面接觸滾動的方法,減輕了對重物接觸面局部的磨 損,且因受力面積大(壓強相對固定),單位面積 受力小,使用中一般僅為0.2~0.3MPa 左右,避 免了因重物支墊面積小而對重物造成損壞;且對地要求相對較低,只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,面部鋪設(shè)石粉或砂壓實即可,不像滾筒出運需對基礎(chǔ)進行硬化,較適合臨時預制場的構(gòu)件出運。如圖1、圖2 所 示 。
b,地坪規(guī)向斷面結(jié)構(gòu)示意圖
圖 1 500 t以上沉箱基礎(chǔ)處理示意圖 4 從原材料入手,防氣囊止爆、破措施我們通常使用的氣囊是制成品,由廠家提供。 但因氣囊屬受壓的特種產(chǎn)品,故我們有必要先了解 氣囊的制作工藝,并監(jiān)督廠家按我們的要求進行范生產(chǎn)。 4.1 氣囊的制作 氣囊采用硫化工藝,其主要工法是在0 . 8MPa 的壓力條件下,用干燥的壓縮空氣硫化?,F(xiàn)氣囊制 作廠家通常采用的纏繞工藝有兩種:①按0~15°斜角斜繞,稱線圈纏繞法;②按縱橫向一縱二橫交叉纏繞,稱子午線纏繞法。前者在近幾年較常用,后者比前者制作難度稍大,但其爆破強度比前者大約2成,且將 一 部分橫向壓力轉(zhuǎn)化為由縱向簾子布承擔,增強了氣囊的抵抗扭矩,減少了氣囊縱向伸縮變形,是現(xiàn)今發(fā)展的趨勢。
3 沉箱出運工作流程
圖 2 氣囊平面擺放圖 單位:m
|
| 囊布置 → 充氣頂升并調(diào)整氣囊氣壓值 → 抽出支墊型 |
| 鋼 → 沉箱橫移 → 橫移到位支墊枕木 → 氣囊放氣 → 抽 |
|
出橫移氣囊換成縱移氣囊 → 充氣頂升 → 沉箱縱移至 |
| 出運碼頭前 → 支墊枕木 → 趕潮上駁 → 氣囊加氣 → 抽 |
| 出支墊枕木 → 縱移上駁定位 → 支墊枕木 → 駁運至現(xiàn)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