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9月30日,在涪江合川城區(qū)段岸邊斜坡,一座重達(dá)1000噸的橋墩鋼圍堰鋪墊在10多船用氣囊上,隨著氣囊滾動,圍堰很快滑入江中,并通過拖輪船完成水下定位。該圍堰是在建的合川涪江四橋3個水下橋墩圍堰中的第一個,與以往大橋橋墩施工,圍堰在船上起吊、安裝不同,這次是我市橋梁施工中鋼圍堰首次采用氣囊式整體下水。
這是重慶合川涪江四橋修建現(xiàn)場,用來擋水修橋墩的鋼圍堰綁著22個巨型船用氣囊滾下水
鋼圍堰轟鳴著從高坡上沖入水中,濺起陣陣?yán)嘶ā?
船用氣囊卸下鋼圍堰,漂浮在水面上。
岸邊,工作人員整理回收氣囊。
“三、二、一……開始!”隨著總指揮一聲號令,22個大型氣囊載著總重近千噸的鋼圍堰滑入涪江之中,濺起陣陣?yán)嘶?。這是昨日重慶合川涪江四橋的施工現(xiàn)場,近千噸鋼圍堰整體下水,目前在重慶市尚屬首例。
“船舶下水氣囊”
每個可承重120噸
中鐵八局一公司承建的重慶合川涪江四橋,位于涪江三橋以西1.5公里。北連重慶合川高校園區(qū),南接小安溪生態(tài)產(chǎn)業(yè)園,上跨金涪路、下穿鐵路橋。既是重慶市重要的交通規(guī)劃樞紐,也是重慶合川連接南、北兩岸的重要過江通道。
涪江四橋全長765米,主橋全長328米,橋面寬31.5米,雙向六車道。項(xiàng)目總工鄧榮介紹,全橋共有14個橋墩、兩個橋臺。其中,主橋北岸邊墩和12、13號橋墩共三個在水中,都需要鋼圍堰擋水施工。鄧榮說,昨日下水的13號墩雙壁鋼圍堰,長34.4米、寬20米、高17.4米,在岸邊拼裝花了40多天,
如此重的鋼圍堰,如何放入江中?運(yùn)送鋼圍堰的船舶下水氣囊共22個,圓柱形,直徑1.2米、長約7米,遠(yuǎn)遠(yuǎn)看去就像一個個巨型“膠囊”。
“船用氣囊壁厚僅16毫米,材質(zhì)是“橡膠+纖維”,如同多了骨架性的鋼絲網(wǎng),不易被壓破,每個船舶下水氣囊承重達(dá)120噸?!编嚇s解釋,這些巨型船舶氣囊將載著鋼圍堰滾下水,有點(diǎn)像古時“滾木”原理搬運(yùn)重物。
入水
10多秒鐘輕松搞定
昨日凌晨3點(diǎn),施工人員使用空氣壓縮機(jī),為22個船用氣囊打氣,用了1個多小時。然后,將這些船舶下水氣囊整齊地安放在鋼圍堰底部,就像給鋼圍堰穿上了“溜冰鞋”。
清晨7點(diǎn),一切準(zhǔn)備就緒,江邊卻彌漫起了濃濃的霧氣,能見度不高,需要等待時機(jī)。
9點(diǎn)多鐘,霧慢慢散去。入水前,涪江重慶合川段全面禁航,以免對船舶造成影響。
鋼圍堰放在江邊的一個斜坡上,可利用其自重和慣性滾入江中。10點(diǎn)10分,現(xiàn)場總指揮一聲號令,施工人員松放后錨、斷開纜繩,船用氣囊載著鋼圍堰快速向江心滾去。
“轟!———”只花了10來秒鐘,穿著“溜冰鞋”鋼圍堰快速進(jìn)入江中,砸起巨大的水花,波浪陣陣朝江邊涌去,非常壯觀。船舶下水氣囊完成了使命,漂在江岸邊,工作人員用小船、拖車打撈回收。
定位
用船拖行巨型“托盤”
總重近千噸的鋼圍堰,進(jìn)入江中已很不易,它是如何準(zhǔn)確定位的?更令人奇怪的是,這么重的鋼圍堰滾江中后,雖然沒了氣囊,卻仍然漂浮在江面上。鄧榮說,這是因?yàn)殇搰叩南虏吭O(shè)計(jì)了重210噸左右的巨型“托盤”,“托盤”不僅避免鋼圍堰刺穿船舶下水氣囊,還能讓鋼圍堰像船一樣在水面自由移動。
為了不讓鋼圍堰被水流沖走,在江中待命的兩艘船舶將鋼圍堰擋了下來,并由另一艘船拖著“托盤”浮運(yùn)到達(dá)指定的位置,然后拆掉“托盤”,在修建橋墩處沉下鋼圍堰,定位耗時40個小時。
據(jù)悉,涪江四橋于2013年3月開工,工期為36個月,計(jì)劃于2016年完工通車。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注冊
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