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4500方挖泥船技術參數(shù): 船舶長度:83.3米 船舶型寬:18.2米 船舶型深:5.5米 船舶重量:約2700噸 前開檔:7.2×23.8米 (頂升承載面寬度5.5米) 后開檔:5×14.7米 (頂升承載面寬度6.6米) 平均吃水約:3.5米 (計算吃水2.12米) 建造墩高度:0.85米 塢門口標高為:-1米 二:氣囊拖帶過程中基本數(shù)據(jù): 1:氣囊基本數(shù)據(jù): 直徑1.80米 有效工作長度7.00米 標準工作壓力0.11Mpa 試驗壓力1.25倍工作壓力 工作在1.20米高,標準壓力下承載力107.14KN/M 工作在0.50米高,標準壓力下承載力224.75KN/M 工作在0.20米高,標準壓力下承載力276.64KN/M 2:氣囊頂升時基本數(shù)據(jù) 頂升氣囊數(shù)量30條 氣囊壓力0.09Mpa 頂升高度0.9m 3:氣囊間距 根據(jù)下例公式計算氣囊間距: 船體可利用氣囊長度為83.3米。氣囊實際排布距離以不大于六米為宜,實際計算結果確定為單側氣囊數(shù)量為15條, 間距在5.5米左右。 驗算氣囊間距: 實際計算結果為L1=5.95≥3.32米滿足要求。 1:頂升氣囊間距:根據(jù)船體生產過程中支墩的具體情況確定,以保證氣囊頂升數(shù)量為準。 2:運行中氣囊間距:船底氣囊工作有效長度為83.3米,行走氣囊數(shù)量為15X2=30條,氣囊間距約為5.5米。 3:接續(xù)氣囊間距:接續(xù)氣囊間距為兩倍的工作氣囊間距:11米。 4:氣囊排列按雙排7米氣囊布置 。如按7米和14米氣囊搭配排放,在船體運行過程中,當長氣囊會運行到后開檔處時,只有氣囊一端5.5米壓在船底,另一端8.5米會受50T浮力上翹,造成局部受力過大,有將氣囊從船底抽出的可能性,造成船底觸地的危險。 4:船體移動 氣囊數(shù)量30條 接續(xù)氣囊數(shù)量6條 氣囊工作高度0.90m 氣囊壓力0.09Mpa 船舶拖帶卷揚機牽引力的計算: 卷揚機牽引力按下例公式計算: F≥K.FC/(NC.COSβ) 式中: F 為卷揚機牽引力; Fc 為船舶下滑力,采用下例公式計算: 船體重量:2700噸 坡道坡度:1:20 ,坡道夾角2.86° 下滑力:1350KN 摩擦力:540KN 后牽力:810KN 主后牽卷揚機:400 KN,鋼索道數(shù):4道,總牽引力1600kn 1600KN÷810KN=1.97倍 下水速度:1. 20米/分 結論: 后牽力滿足下水需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