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你見過一輛十幾噸的鏟車將萬噸貨輪推下海的嗎,這里是江蘇啟東市的一家造船廠,這艘叫做建橋902的萬噸貨輪即將建成下水,廠家調(diào)了一輛鏟車,抵在船頭的球鼻手上,準備直接使用鏟車將建橋 902 貨輪推下海,鏟車能推動貨輪的主要原因是,船底這一排排的船用氣囊。
其實這是貨輪下水的一種方式,叫做氣囊下水,這是我國獨創(chuàng)的船舶下水技術(shù),1981年由山東小清河航運局的一位喬局長發(fā)明,該項技術(shù),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,已被歐美和東南亞造船廠認可,其基本原理是氣囊低壓充氣,大面積承載,造船廠在新船建造完成后,將多個沒有充氣的圓柱形氣囊放到船底,然后一個接一個的充氣,慢慢的將船頂起來,拿掉下面的其他障礙物,再把后面幾個氣囊放到一邊去,把船體放置成像后傾的樣子,將固定船體的鏈條使用氧氣焊切斷,最后在船體前面用鏟車燒頂一下,船就自然而然的向后面海里滑下去,這樣萬噸的貨輪就成功完成氣囊下水了啊。
這些直徑高度和人差不多的船用氣囊,能承受上萬噸的船體重量,主要歸功于它的構(gòu)造,它由橡膠層和增強纖維層組成,這是外面的橡膠層,里面還有3到10層的增強纖維層,兩端為錐形安全氣囊頭,一端帶有有氣壓表的金屬閥門,用來給氣囊充氣,另一端是錐形金屬突耳,用來牽引氣囊,一個大中型國產(chǎn)船用氣囊的價格9千左右,所以一般都會重復(fù)使用,如果使用過程中只有外面的橡膠層出現(xiàn)損壞,就會像補輪胎一樣,進行局部拋光和汽油沖洗,冷卻干燥后,再使用粘合劑涂層進行修補,不使用時都會內(nèi)充外涂滑石粉,并放置在室內(nèi)干燥,陰涼通風(fēng)處。
當然長年累月的使用,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(xiàn)氣囊爆炸的情況,這兩名船工正在切割固定船舶的鐵扣,隨著砰的一聲,鐵扣斷裂,船體開始滑向海面,沒錯,這艘船采用的也是氣囊式下水,這些氣囊類似搬運巨石時,放在石頭下面的木棍,可以減少摩擦力,國內(nèi)很多造船廠和東南亞的造船廠,都比較青睞這種下水方式,這個下水辦法物美價廉,且沒有特別高的技術(shù)要求,對場地的需求也不大,在這過程中有兩個氣囊承受不住壓力爆炸了,氣囊被炸飛十幾米,這威力真的嚇人,救命啊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