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船舶主要參數 船 型 非自航鋼質整體箱型絞吸式挖泥船。 下水時由船方將艏、艉部開槽底面與船底補平。 總 長 101.80m 船體 長度 81.20m 型 寬 18.20m 型 深 5.20m 設計 吃水 3.50m 下水時自重 3500.00t 下水時艏吃水 2.735m 下水時艉吃水 2.344m 下水時平均吃水 2.56m 肋 距 0.70m 船墩 高度 0.85m 二、船臺
艉封板與閘門中心線相距30m,當潮高4.3m,3.5m,3.0m,時閘門中心線處水面高2.208m,1.408m,0.908m。 三、起墩時氣囊用量計算 所有氣囊 按CB/T3795-1996“船舶上排、下水用氣囊”檢驗合格。本船取 Ⅵφ1.5×16m。 直徑D1.5m 長度Le16m 總長LOA18.589m 工作壓力P=0.13MPa
取K1=1.2 R·Ld=216t N=1.2×=21.4只 起墩時船底下放19只,中心距4.2m。 四、氣囊布置
五、牽引力 本船在起墩時,船體全部在1/60斜度的滑道上,以下牽引力只對1/60斜度而言。 當船體龍骨與船臺平行時,本船僅接近自滑,牽引力很小,但用氣囊下水時,往往出現氣囊泄氣等原因造成船體滑動,所以為安全下水,應取牽引力F F=W/60=58.3t 六、操作程序 1.在艏部中心線縱橫骨架交錯處焊牽引眼板,具體位置由船方技術人員與我下水隊長協(xié)商決定。如果艏部帶纜樁等強力部件能替牽引眼板,可不焊接專用眼板。 2.根據60t牽引力的要求,從廠方現有的設備選取絞車、滑車組、鋼絲脫鉤器等,然后將全部牽引設備緊緊將艏部與地牛連接。 3.檢查船底板,要求船方磨平焊瘤以及有尖型凸出的毛刺和硬物;四周船底板要磨成圓角R>5mm;開槽處工裝要符合氣囊滾動要求。 4.對所有氣囊進行外觀檢驗,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選取部分氣囊進行充氣試驗。 5.清理打掃干凈船底下及滑道上。 6.氣囊逐只拉入船底,氣囊實際布置時可按船墩位置適當做調整,但最大中心距不得大于4.9m,所有氣囊必須垂直船體中心線,偏差小于0.1m。氣囊中心與船體中心應一致,偏差小于0.15m。 7、對所有氣囊逐只充氣,充氣過程要逐步提高壓力,先將所有氣囊充到0.05Mpa,然后到0.1Mpa,再提高時注意艏艉平衡,因為船體自重與重心計算與實際有誤差,所以實際操作時必須艏艉平衡條件下提高內壓,當船底全部高出船墩30mm~50mm時停止充氣。 8、拆除所有墩木,按從船中向艏、艉拆,以及從船中向兩側拆的原則進行。 9、所有墩木拆完拉到船舷外2m以外,不能影響移船。 10.再檢查船底下與滑道下是否完全干凈,下水水位高度要求大于3.0m以上,即閘門處實際水深0.91m以上。 11.將所有氣囊平均泄放氣,約達到0.095MPa左右,此時船底下降保持高度0.6±0.2m。檢查氣囊內壓,保持船底下氣囊內壓平衡。 12.將備用氣囊按2×4.2=8.4m間距鋪放在第一只氣囊前,最多鋪三只。 13.開啟絞車,使船前移,當6#肋位過鋪放的第一只氣囊時,停止船舶移動,對氣囊充氣,氣壓達到0.09MPa左右時,再繼續(xù)使船前移,當船艉接近閘門時停止移動。 14.檢查調節(jié)氣囊內壓.。 15、經有關部門同意后,通知船員準備下水,下令松解脫鉤器,船舶自動下水。 16.回收氣囊。 七、注意事項 1、下水全過程中每一工序都必須統(tǒng)一指揮。 2、所有氣囊以及全部設備應經過檢查,保證使用要求, 3、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船臺,特別牽引鋼索前后左右與氣囊充氣嘴前端嚴禁其它人員靠近。 4、本船由于有艏跌落的現象發(fā)生,因此要求取大潮日下水,當潮高3.0m以下時不準下水,并且要求艉部加壓載,保持艏吃水Tf<2.5m。 5、由于上述原因,要求滑道端點要作圓角處理,同時還要防止氣囊在此處割破的可能,人員要遠離此處。 八、船方提供資料 1.總布置圖 2.下水時船舶數據 3.船臺上基立向圖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