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范圍 1.1 本工藝規(guī)定了1000T油船下水操作程序要求及注意事項。 1.2 本工藝僅用于我廠縱向船臺氣囊下水操作。 2依據文件資料 2.1《CBT 3837氣囊上排、下水工藝標準》。 2.2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計算分析報告》 2.3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結構強度計算》 3下水準備 3.1 按照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方案》中的準備內容做好下水前準備。 3.2 按照《檢查項目表》檢查船體完工情況。 3.3 按照《拖拽眼板安裝圖》焊接拖船眼板。 3.4 布置卷揚機及牽引設備,要求連接牢固,滑輪組穿繞的結果要滿足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方案》中的下水拉力要求。 3.5 測量器具、工藝裝備及時監(jiān)視測量,應在使用有效期內鑒定合格。 3.6 對本船下水使用的氣囊進行逐條檢測。 3.7 工藝環(huán)境 a)下水前一周應關注氣象變化,下水時海面風力應不大于蒲氏5級,能見度應大于500m。 b)雨雪天氣做好用電設備的防護工作。 c)潮高不小于1.50米. 3.8 清潔、清掃、清除船底及氣囊通道上的障礙物、鐵屑等雜物。 3.9下水前在兩側塢墻各安裝三至五個靠球作為防護。 3.10下水時,準備好撇纜及手提碰墊等與下水有關的工具,做好應急準備
4下水要求 4.1 人員 氣囊操作人員須經過培訓且具有一定工作經驗。 4.2 設備 a)氣囊 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氣囊符合《CB/T3795》要求。 b)牽引設備及索具 下水設施要完備,下水設備要完好,索具穿繞要合理,滿足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方案》拉力要求,牽引設備及索具強度能滿足下水要求。 4.3 下水前1000T油船在船臺上要進行如下完工項目的檢驗,并經工廠質管處驗收合格后方可實施下水。 a)主船體結構及下水加強結構裝配焊接完畢。 b)上甲板以下及下水后無法進行檢驗和焊接修補的水密艙、柜經密性試驗合格。 c)上甲板以下保持船體水密性,人孔蓋、艙口蓋、水密門等安裝完畢,并經密性試驗合格。 d)船體水下部分附體裝配焊接完畢,并經密性試驗合格; e)與船體水平性相關的機械、儀器等的基座結構裝配焊接完畢; f)船體主尺度、水線、吃水標志以及艙內的基線與中心線等檢驗合格; g)船體外板按涂漆規(guī)定涂完油漆,并檢驗合格; h)犧牲陽極陰極保護裝置安裝完畢; i)軸系、螺旋槳安裝結束; j)舵、錨裝置安裝結束,系船裝置安裝完畢。 4.4 根據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計算分析》的計算結果,下水潮高要求1.5米 4.5 下水前清理船臺周圍及水域中影響船舶下水操作的一切障礙物; 4.6 根據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方案》應急預案內容做好準備。 5 下水操作 5.1 清潔船底和氣囊通道。 5.2 下水時船上應配備足夠數量的技術工人進行下水操作。 5.3 按照《1000T油船氣囊下水方案》要求進行撤墩 a)先將后牽收緊,檢查各聯(lián)接點的受力情況,防止船體在頂升時后溜。 b)參照鋪墩圖及氣囊布置圖鋪設氣囊,在不動邊墩只拆部分中心墩的情況下,可以直接布入7條氣囊,并將布入的氣囊充到額定工作壓力,其余6條由艏部逐條穿入,逐條充氣,直至將建造墩完全撤出。 c)撤墩完畢,重新檢查并清潔地面,保證地面無傷害氣囊的尖銳物體。 5.4 按規(guī)定布置好接續(xù)氣囊。 5.5 做好氣囊的前吃后吐,并掌握船體運行方向,將船體運行至待潮點待潮。 5.6 高潮位開啟塢門。 5.7 準備工作完畢,潮位達到計算潮高后,由指揮員下達指令,打開脫鉤裝置,利用重力下滑直至全浮。 5.8 下水前將拖輪事先帶長纜,若下水船艉入水后受阻不能繼續(xù)下行時,應使用拖輪將其向船臺下方緩慢拖曳至全浮。 5.9 待下水船舶到達港灣水域后,用拖輪將其拖至預定泊位系泊,下水工作即告結束。
|